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6-21 瀏覽次數:347
對于目前廣受關注的“狹義就業率”,高校盡可深入調查、及時適應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盡可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擴大學生成功就業的機會。但僅從“做人要誠實”的基本原則出發,高校最起碼要坦然展示真實就業數據,不然就是赤裸裸的欺騙,連教書育人的基本資格都無從談起。
6月10日,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0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全國總體就業率為89.6%,較2009屆、2008屆分別上升3%、4.1%。
近年來,不時看到大學生“被就業”的報道。一些高校使盡渾身解數“制造”就業學生,有的串通自有或合作單位虛簽學生就業協議,有的規定“找不到工作就不發畢業證”以充分調動學生就業的“主觀能動性”。
有評價指出,高校之所以虛報就業率,是因為這一指標已成為其就業工作完成情況甚至辦學質量的衡量標準。潛臺詞是:你用這個考我,我當然要造假。多么理直氣壯的申辯!
的確,大學不是職業學校,評價辦學質量不能局限于畢業生就業率,而更應考查學生多年后的事業發展。但并不是說就業率統計變得毫無必要,只是應把“就業率”的含義和范疇延伸到“成才率”、“貢獻率”而已。
我們迫切期望,類似的報告確實表明大學生就業形勢逐漸好轉;而非由于某些人造假手段高明到唯有“你知我知”,所有“第三方”都被完美蒙騙。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