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6-10 瀏覽次數:306
據了解,學院還注重教師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能力,完善生涯規劃課教師培訓和就業指導課師資培訓,讓更多的老師可以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專業更全面的指導,同時還通過先進的職業生涯規劃系統促進在校生生涯規劃能力提高和行動計劃調整。
就業創業雙選擇 學生可以創造更大價值
“培養實用化、國際化、個性化的應用型IT人才”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實現這樣的目標,IT實訓可謂重中之重。為此,學院在教學模式和制度上大膽創新。學院部分專業實施“3+1”實訓教學,將大學四年進行劃分,前三年是理論學習,最后一年通過綜合項目實訓,全面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這讓學生在畢業前就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學院還實施“1321”教學模式和學分制管理,即一學年被安排成3個學期,2個學期是基于案例的理論教學,1個學期是實踐教學,理論教學強調“精講而多練”,實踐教學強調“面向行業應用,進階式實踐教學”。
學院一直在全方位、多層次、大投入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訓方式上做出不懈努力。大學生創業中心(SOVO-Student Office&Venture Office)的建立,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平臺,營造仿真企業的實踐教學環境,吸納企業的實訓資源,面向學生開展崗位實訓和創業教育,成為學生模擬就業和創業的有效平臺。在這里學生自己運營虛擬公司,扮演企業中的角色,模擬實際公司流程,瞄準企業及市場需求,完成真實的商業項目。由于項目和過程的真實性,擁有“CEO”、“CTO”、“CFO”等身份的學生在實踐中較為深入地理解了公司運營、企業管理、團隊協作、客戶溝通……學生的創造能力、職業精神和個性潛質在此得到極大的釋放。SOVO作為數字校園中的“學生公司”,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鍛煉了學生實踐能力,還多方面積累了學生的公司運營管理等職場所需能力,從而打通了學生與就業、創業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SOVO目前已擁有與學院各專業密切相關的虛擬公司39家,正式員工1000人。運行9年來,學院實現了在SOVO中參加過實踐的學生全部就業,其中專業對口就業率達60%以上,很多曾在SOVO公司中擔任管理職位的學生畢業后即成為企業的管理人員,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SOVO實現了優質就業和順利創業。
在校期間曾創立“東軟創世”(虛擬)公司,畢業后創辦大連共鳴設計有限公司現任該公司總經理的王浩然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2005屆計算機系畢業生。“我深感學院的培養讓學生受益良多,學院比傳統大學的教育更加開放,校園文化中企業的氣息更濃郁,讓在校生有一種創業的沖動。SOVO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讓學生接觸到很多在社會上才能遇到的企業運作流程及實踐經驗,因此從校園走入社會就少了很多陌生感,比其他應屆畢業生社會實踐經驗更豐富,了解的也更多。這些優勢,讓我有了通過創業實現個人價值的人生籌碼。”王浩然在談及自己的創業感悟中這樣說。
校企合作助力學生優質就業
“產學結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人才培養特色。據學院教學部門負責人介紹,學院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面向就業市場需求,開設企業定制班,為企業量身定制人才。目前,已為多個IT企業開設定制班,如“惠普班”、“東軟班”、“阿爾派班”等。而部分專業的“頂崗實習”也使很多學生實現了高質量的就業:學生在校時就走進企業工作,成為企業的準員工,畢業后不僅直接就業,還可能因為在企業工作期間表現出色而獲得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
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與北京東軟慧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培養SAP人才為例:學院的信息技術與商務管理系(簡稱“信管系”)通過專業教學保證學生對SAP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借助合作企業提供的SAP演練系統對學生進行項目實訓,而企業方則在該專業學生三年級課程結束時選拔其中的佼佼者到公司進行頂崗實習,通過一年的實戰,使實習學生在成為公司正式員工之前,就具備一名專業SAP顧問應有的素質和能力,并接受公司企業文化的熏陶,順利完成從實習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自雙方開啟這種人才培養合作以來,參加培訓計劃的信管系已畢業的三屆學生均與北京東軟慧聚公司順利簽訂勞動合同,成為公司的一員。而第一屆的8名畢業生,更是在經過一年的學習深造及頂崗實習兩年的項目實施歷練后,順利成長為行業內獨擋一面的合格顧問。
張川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信管系2008級畢業生,大三被外派到北京東軟慧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在北京東軟慧聚擔任SAP應用顧問,他的大部分同事,很多都畢業于名校。張川說:“如果你希望在某個行業發展而現在校企合作又恰好有接觸這個行業的機會,外派進入到這個公司提前實習,可以說你已經贏在起跑線上。學院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使我能更早地接觸到企業實際運作與社會環境,更早地積累本行業知識技能與經驗。”
近幾年,與信管系有此類人才培養合作的企業有數十家。“定制班和頂崗實習的關鍵是提高了學生的‘職商’——在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基礎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更早接觸企業文化,熟悉工作環境,培養職場技能,而這些正是企業最看重的用人標準。如果能讓更多的企業提前參與到學生培養中,那學校就可以更好地按照企業需求來培養學生,而這樣的畢業生會在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院長溫濤說。
職業輔導為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影響就業的因素,除了人才市場需求和學生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最關鍵的往往是就業心態。讓學生樹立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也是學院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良好的就業心態,首先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充分的認知,這樣才不會在求職時迷茫。”學院招生就業工作部部長司巖說,“學院的各個專業在新生入學時就特別安排專業引導課程和入學教育課程,學生因為在學習專業之初就明白專業的內容、將來對口工作的性質、職業素質的要求和行業的人才需求趨勢,就會對自己的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從而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教育時,學院的專業課老師要向學生講解為什么要學這門課,消除學生‘為了學而學’的現象,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育學生要先明確職業目標,再有方向地進行學習,否則急于盲目就業,在不理想、不對口的崗位工作,很多學生會在短期內跳槽,這就降低了用人單位對學校的信賴感。學院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就業輔導工作,對學生從大一到大四進行全程就業指導,這一舉措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對自身定位不清、目標不明,學習上無的放矢,大學四年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職業定位”的問題,讓學生在大學學習中,伴隨著專業知識的積累、實踐能力的提高,逐漸明確自己發展的方向。而且部分專業實行一對一的就業指導,授課老師將就業的分析和專業課的講授結合起來,幫助畢業生分析各種就業因素,調整就業心態,并通過短期技能培訓等形式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