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5-12 瀏覽次數:326
生存艱難:月工資多低于2000元
名牌大學畢業的張紅,是奧體中心附近一家“求職公寓”的長住客,目前正和另外一名女生在新街口一家鋪子做服裝生意。晚上8點半,她正在吃晚飯:一只3.5元的肉松面包。老板娘關切地問她要不要吃點餃子,張紅抬眼:“多少錢?”老板娘說:“4塊一兩,要不?”張紅想了想,擺擺手,又低頭在筆記本上上網。
據調研數據顯示,64.3%的受訪蟻族沒有吃早飯的習慣,85.4%的人將一頓正餐控制在10元以內。這一切都源于“收入不穩定,只能勒緊褲腰帶干革命”。據統計,目前南京的大學生蟻族主要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平均月收入多低于2000元,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
“臥底”之一的大三學生張夢園在調研日志上寫道:“夜深了,在外工作或者找工作的蟻族們陸陸續續返回‘蟻巢’,沖一碗泡面或者啃個面包坐在公共客廳里看電視,看得最多的是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也有一些在筆記本上看韓劇。他們中大多數人,尤其是男生,由于生活窘迫,婚戀頻頻亮起紅燈。”
堅韌度缺失:67.6%的人半年后會選擇放棄
大學生蟻族為何留在城市,而且規模呈不斷擴大趨勢?公眾普遍的看法是“大城市有吸引力”。而南師大學生此次調研發現,許多蟻族來自農村和小城鎮,他們的壓力更多來自于父母。
“在父母眼里,到了城市就是城里人了,所以我們不敢跟家里人說過得有多苦,也不敢回去,怕讓父母失望。”接受調研組訪談的王浩然說。
從農村“跳出來”、畢業于南京某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王浩然,是父母眼中的寵兒和驕傲。去年畢業時,他毫不猶豫地放棄找工作,躊躇滿志地選擇自主創業,結果卻投資失敗了。他沒有勇氣重新再來,而是去了一家小公司做業務經理,月薪1800元。
指導此次調研的南師大新傳院副院長王麗娟教授指出,蟻族一方面對未來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又對生存狀況如居住環境、經濟收入、社會福利等感到不滿意,加上社會支持較低,會造成心理層面的相對剝奪感,導致堅韌度下降,不能接受較高的生存壓力,因而找不到理想工作或頻繁更換工作。據了解,“跳槽”幾乎成了蟻族們的家常便飯,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跳”兩三次的經歷,談及原因,無非是“工作太辛苦”、“工資太低”和“專業不對口”等等,但大都越跳越不理想。調研發現,67.6%的人半年后會選擇放棄。
感覺錯位:缺乏對自身原因的清醒認識
調研發現,63%的蟻族將當下的處境歸結為“社會之失”,75.6%的蟻族認為“自己很優秀”。當這些大學生不能很快實現就業時,他們往往不是從自身找原因,多數時候感覺社會拋棄了他們。有高達75.3%的蟻族覺得“不幸福”,其中有89%的人認為不幸福的原因來自于“得不到社會認可”。
南師大教育心理學副教授殷飛認為,蟻族群體的出現,有一定的社會因素,比如大學擴招,導致支付高教成本時隱含的畢業預期收益高于“市場定價”。但更主要的還是自體原因。“蟻族的尷尬在于,面臨一個欲望的世界,想有卻不能擁有。他們在無處安放的青春歲月里艱難尋覓自己的路,但缺少‘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的理念。而價值多元的社會環境,又讓不少人失去了‘冷靜思考、忍辱負重’的耐挫力。”殷飛表示,對于蟻族大學生,除了呼吁政府、社會及媒體多多關注之外,更要提醒他們: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先低下驕傲的頭,才能走好生存的路。 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