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4-29 瀏覽次數:188
博鰲亞洲經濟論壇在海南舉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們大學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大學生的就業,大學生畢業后該不該創業……毫無疑問,成為論壇的熱門話題。很多青年領袖、大學校長、CEO都參加了此次論壇,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對于“為什么會有蟻族和漂族?”這個問題做了解答;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對于 “大學畢業生是不是應該馬上創業”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師大書記現在對大學生就業到底難不難做了解釋……大學生的能力、創業和就業這些問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人才中的香餑餑
首先,我們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具備什么樣能力的人才呢?社會每時每刻都在改變,我們的市場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那么我們的人才應該怎么樣才能適應市場和社會的改變呢?在博鰲論壇上,我可以用“四型”來定義人才,即:創新型、復合型、領導型、適用型。所謂的創新型,想必大家都越來越重視,沒有創新,這個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也就不會出現今天的網絡和微博。所謂的復合型,我是這樣理解的,就是全能型,通俗一點講就是什么都會。我們的大多數高校的目標都是培養復合型人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大學里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因,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中國的高校有“三好學生”的原因。所謂的領導型,其實在我們大學表現的相當明顯,學生會、社團協會、俱樂部,這些學生組織必然需要很多有領導能力的學生去領導和管理。而這個適用型,其實理解起來也并不難,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第二大經濟體中適用,如果你去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第一大經濟體中也同樣適用,這說明你就是適用型人才。因此,如果你具備了創新型和復合型,領導型和適用型這人才的四大基本特征,你就是這21世紀所需要的人,就是人才中的香餑餑。
高校教育,任重道遠
其次,我們大學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高校教育,這是全世界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西方的教育源于古希臘,以亞里士多德總結最多。他認為“原”有“六義”,這和中國孔子的“六義”(風、雅、頌、賦、比、興)有很大的相似性。中西教育的相似性從一個側面表明教育的本質是一樣的。人才培養的困境源于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和運行。最近的一個中國人才發展報告稱:未來三年,大型的跨國公司加上外資企業和優秀的中國企業需要的人才大概在200—300萬,但能夠被跨國公司看上的人才只有不到30萬,也就是說,現在中國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能夠被跨國企業錄用的只有10%。這對中國的高等教育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些大型的跨國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要求我們高校學生具有國際化的管理視野,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能夠很快適應獨特的工作環境等等。因此我們的高校需要培養的人才只有符合這些要求,我們的高等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模式的轉變——一切以考試為中心逐步轉向以自由、獨立、自主學習、重視理解、重視實踐;學生素質的提高,如創意,膽識和批判式、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仍然任重道遠。
就業,燙手山芋
第三,就是所謂的大學生就業。畢業就意味之失業,這是現在普遍存在著一種說法。大學生“就業”這兩個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我國今年又將會有660萬的大學生畢業,走向社會,面臨著找工作的困境。在博鰲論壇上,北師大的書記聲稱,好的大學培養的學生就業不難,一般大學培養的好學生就業不難,一些大學符合社會發展和需求的學科畢業出來的學生就業不難。但是在660萬的大學畢業生中,這樣就業不難的學生占到的比例只是相當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學生還會遭遇到就業難的問題。這當然也取決于很多原因,比如畢業生過高的擇業期望,超前的就業心態;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高要求等等。雖然政府一直在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但是效果不是那么明顯。要解決就業難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畢業生的自身問題,首先要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自我價值,二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放在整個就業工作的首位,制定有助于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的相關的社會政策,比如說現在的四個國家項目:“大學生村官”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教師特崗”計劃和“西部志愿者”計劃。
創業,另謀出路
第四,我們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后應不應該創業?毫無疑問,創業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是一條很好的路徑,為了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前不久又發了一個文件,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主要在大學生創業的稅收、費用、場地、創業輔導等方面。但是目前大學生創業比例非常低,據統計,中國大學生畢業就創業的人數大概在1%左右,而美國已經達到了20%,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復說道,在完美的未來,他會鼓勵創業,但是在今天,他不鼓勵大學生畢業后馬上就創業,因為大學生沒有要去改變世界的那種強烈的激情,沒有一個好的團隊等等。的確,我們大學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沒有很強的執行力,創業不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存在著太大的風險。我認為,我們應該首先向有經驗的CEO學習,在未來有一定的經驗后再獨立出來創業,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博鰲亞洲經濟論壇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我們是21世紀國家需要的人才,但是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努力來達到21世紀人才的要求呢?只要大膽嘗試,我們就會有機會獲得期望中的成功。在求學探索的歷程中培養自己的發現能力、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腳踏實地的建設能力。朱熹早在800多年前就總結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需要廣泛的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實行。我們應該做到世界因我們而不同,世界因我們而精彩,世界因我們而更加和諧和繁榮。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