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4-29 瀏覽次數:261
如今,網上招聘在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選擇空間的同時,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網絡招聘詐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和應屆畢業生們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和求職心切的心理而實施網絡招聘詐騙。近日網友們通過發帖曝光種種網絡招聘詐騙陷阱,提醒大家,網上求職,務必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網絡招聘詐騙曝光
“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們注意了,如果你接到一些陌生的招聘電話,讓你前往某地培訓或面試,那就需要多個心眼兒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詐騙電話。”近日這樣一個帖子在各大論壇流傳,并被眾多網友轉載。
發帖人“zhxiya0539”號召大家聯合起來曝光騙子電話號碼,強調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朋友別走錯路”,“犯罪分子一天不停止詐騙,本文章一天不停止更新……受害者聯合起來自我保護吧!”這位好心的網友還附上了他根據網友舉報搜集到的近560個電話號碼。他宣稱:“全球公布通緝以下詐騙電話,請謹慎求職!”
這個帖子發布后,網友們競相跟帖。很多大學生在表示感謝之余,也慶幸自己沒有上當。聲稱已買了機票正待啟程參加面試的網友,看到帖子更是感激涕零,大呼感謝。
許多求職者紛紛站出來曝光自己網上求職所遭遇的詐騙陷阱。
網友“陌上微微”是某大學的一名應屆畢業生,在網上她發現一家培訓機構正在招聘文員,通過了解,這家培訓機構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薪酬待遇都令她滿意。投去簡歷后,她很快接到了這家培訓機構通知面試的電話。可是到了面試地點一看,“工作環境并不像網上所描述的,房子破舊不堪,感覺很不正規。面試過程中,兩個男性考官看上去怪怪的,還一直問我有沒有男朋友、住在哪里、會不會‘玩’、能不能喝酒應酬等問題。我嚇壞了,胡亂答了答就‘逃’回來了。”
網友“TISSO”稱為了找到滿意的工作,不久前他向不少人才網站遞交了求職簡歷,到了現場還被要求繳納報名費,工作自然是沒找到,還破了財。
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識
網上求職,如何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識,從而避免上當受騙?論壇上,網友們七嘴八舌,紛紛支招。
網友“關不羽”特別提醒求職者,不要因為求職心切就盲目相信網上的招聘信息,在投遞簡歷和去面試前,都要仔細查看招聘公司網站內容,并通過當地工商部門查詢有無此單位,多方了解,核實情況,以免上當受騙。
網友“小會計TT”的防范對策是,要到正規的勞動力市場和有資質的合法中介公司去登記求職,不要因為急于求職而盲目相信他人,同時盡可能打探一下當地的大學畢業生的薪酬行情,做到心中有數。
網友“步調轉緩”一五一十提出數點建議,供網友們參考:一是要核實招聘單位的真實情況,預先向工商等部門查詢,了解其經營資格、信譽度等相關情況。二是應高度注意臨時租借地成為面試地點。正規的用人單位一般都有固定的辦公場所,若招聘單位面試地點選擇在賓館等臨時租借來的地方,應引起注意,謹防上當受騙,同時應聘時勿與陌生人到偏僻地方,勿將手機等財物借給陌生人。三是警惕招聘單位對應聘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報名費、培訓費、押金等費用。四是對沒留下固定電話、公司詳細地址,什么人都需要、低要求高薪水等非正常現象的招聘單位務必提高警惕。五是警惕卷入傳銷活動。傳銷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非法行為,“千萬不要偏信能使你一夜暴富的鬼話,以免誤入歧途!”天上是不會憑空掉餡餅的。
網友“所求不過人”的錦囊妙計是冷靜應對。他表示一旦陷入網絡招聘陷阱,務必要沉著冷靜,巧妙與詐騙分子周旋,并及時報警求助。
對一些社會網站魚目混珠、乘虛而入的現象,一些網友建議,政府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及時予以曝光。廣大求職者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要在網上輕易留下個人身份證號碼等敏感信息。
詐騙手段無奇不有
網絡詐騙,無奇不有。令人吃驚的是,一些非法傳銷組織也通過網絡招聘設下傳銷陷阱,頻頻將傳銷黑手伸向了求職者。
網友“虎父牛子”在跟帖中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作為大三學生,網友“虎父牛子”在一個人才網站發布了找工作的信息,不久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在某地開有一大型超市,需要人手,100元一天,管吃管住。“虎父牛子”信以為真,當晚便乘火車到達該地,兩個人接待了他,并將他送到宿舍。第二天,他被帶到一個房間里,一個30多歲的人在講課,先是介紹他們的產品,接著就介紹“拉人”入伙的經驗……“虎父牛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掉進傳銷黑窩了。他想立即逃脫,卻遭到擋駕。次日凌晨,趁人不備,他才從二樓窗臺跳下,脫險逃出。
據了解,目前這類網上招聘的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作案手段:利用網站發布虛假求職信息,以繳納中介費、押金等名義實施詐騙;在求職網站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設立虛假的某大型企業招聘網站,以向求職者索要手續費、押金等為名實施詐騙;利用求職者資料實施其他犯罪,如犯罪嫌疑人從網上查詢到求職者資料后,打電話通知當事人前往應聘,伺機搶奪當事人手機或包。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并樂于嘗試網上求職,但網上招聘在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選擇空間的同時,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網上詐騙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和抓住畢業生們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和求職心切的心理而實施網絡招聘詐騙,嚴重擾亂了就業市場秩序。 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