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1-10 瀏覽次數:214
癡呆癥影響全球近5000萬人,目前沒有可以有效改變病程發展的療法。研究提示,視力障礙可能是癡呆癥的重要風險因素,而白內障影響著大多數患有癡呆癥風險的老年人。
白內障是全球失明的主要原因,影響全球超過3500萬人并導致大約2000萬人失明。視覺功能對老年人如此重要,那做保留視力的干預措施,如白內障手術等,會改變癡呆癥的發生風險嗎?
近期,《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做白內障手術與癡呆癥的風險降低近30%有關。
截圖來源:JAMA Internal Medicine
這項觀察性研究共納入了3038名、平均年齡為74.4歲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被診斷患有白內障或青光眼,但沒有患癡呆癥。研究者每2年隨訪一次,直至患者發生癡呆癥。
研究者根據認知能力篩查對參與者的認知能力進行評估,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數低于85分的參與者接受進一步神經系統測試。主要結局是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而定義的癡呆癥發生。
平均隨訪7.8年后發現,有853名參與者發展為癡呆癥,其中有709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大約有一半的參與者(45%)接受了白內障手術。
在調整了受教育年限、吸煙史、并按APOE e基因型(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相關基因)、性別和白內障診斷時的年齡進行分層后。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接受白內障手術的參與者相比,任何一只眼睛接受過手術的參與者在手術后至少10年內,因任何原因患癡呆癥的風險降低了約30%(RR=0.71,P<0.001)。
在調整了多個潛在混雜因素后(如癡呆癥診斷前兩年內的眼科手術等),研究者仍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而且白內障手術也與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有關。
但是與白內障手術相比,接受青光眼手術(不能恢復視力)與癡呆癥的發生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在考慮白內障手術、受教育程度、吸煙史、性別和APOE基因型與癡呆癥的發生風險之間的關系時發現,唯一比白內障手術更具有保護性的因素是不攜帶APOE e4等位基因(阿爾茨海默病高危基因)。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醫學院眼科副教授CeciliaSLee博士表示:“該研究調整了一些混雜因素后,仍然發現白內障手術與癡呆癥的發生風險有很強的關聯。”
研究人員分析了白內障手術與癡呆癥風險降低相關的機制。首先,白內障手術后,人們可能會獲得更高質量的感官輸入,這可能對降低癡呆癥的風險有益。其次,白內障手術可以重新激活感受藍光的細胞,人們得到更多藍光的同時,還可能有助于調節睡眠周期和認知功能。最后,視力障礙可能導致社會心理困難、社交互動退縮以及活動或鍛煉減少,所有這些都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研究團隊表示,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僅對參與者的第一次白內障手術進行了評估,因此不確定后續手術是否會影響癡呆癥的發生風險。
論文中總結指出:研究結果表明,白內障手術與≥65歲的成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較低有顯著的相關性。該結果對老年人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改善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該結果也為進一步研究癡呆癥與其他視網膜疾病(如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等)的關聯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見解和潛在的治療方法,以減緩或預防與年齡相關的癡呆癥。
參考資料
[1] Lee, C. S., et al. (2021). Association Betwee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menti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1.6990
[2] Study: Cataract surgery linked with lessened dementia risk. Retrieved 6-DEC-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36609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