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12-21 瀏覽次數:206
作者|肖湘
大型民營醫院打包拍賣
投資6.5億,成立8年的大型民營醫院,要被打包拍賣了。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阿里拍賣平臺發布了焦作同仁醫院整體拍賣的公告,公告顯示,焦作同仁醫院將被整體拍賣,標的物包含醫院房產、土地使用權及地上附著物、醫院的醫療設備,起拍價為3.8億元。據悉,項目咨詢、展示看樣的時間為自2021年12月11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止。
公告提醒,本次拍賣土地使用權有產權證書,土地為醫療衛生用地,房產及地上附著物無產權證書,后續能否辦理產權登記法院不做任何承諾,由買受人自擔風險,買受人可自行去相關部門了解。由于醫院仍在經營使用拍賣財產,拍賣成交后,法院只辦理拍賣財產交付的書面手續,后續醫院經營使用拍賣財產情況,由買受人自行處理,自擔風險。
焦作同仁醫院是家什么樣的醫院?緣何走到了被打包拍賣的處境?《看醫界》梳理網絡公開資料,為您呈現這家社會辦醫的發展歷程。
據醫院官網介紹,焦作同仁醫院成立于2013年8月,是一家二級綜合醫院,占地面積100余畝,規劃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800張,目前已投入使用床位600張,醫院目前有職工350余人,衛生技術人員280余人。
企查查信息顯示,焦作同仁醫院由同仁醫療產業集團和河南建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建設,河南建開置業是一家房產企業,而同仁醫療產業集團是國內知名的醫療產業集團,旗下投資了南京同仁醫院、昆明同仁醫院兩家大型三級醫院。2009年4月,焦作同仁醫院項目正式奠基,2013年5月,一期投資4.6億元的醫院落成開業,并掛牌了焦作新區中心醫院。
當時的資料介紹稱,該院是同仁醫療產業集團直接管理的股份制、跨地區國家三級綜合醫院,是目前焦作市規模最大的按國家三級綜合醫院建設的由社會資本參與的醫療機構。
曾經的高光時刻:加入大型醫療集團,康養成示范項目
開業四年后,2017年9月,焦作同仁醫院掛牌成為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醫院。在掛牌儀式上,時任鄭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思森表示,不論公立、股份制、民營,兩家醫院都存在生存發展和經營等問題,鄭州人民醫院將主動地在醫教研究方面特別是先進醫療設備優勢上及時、全天候下沉和焦作同仁醫院建立無縫對接,真正對焦作同仁醫院的發展、運營起到互補作用。
這一年可謂是焦作同仁醫院的高光時刻,除了掛牌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醫院還成立了焦作同仁老年養護院,據悉,這一項目一度成為當地的醫養示范項目。
2017年10月,焦作同仁老年養護院成立。當地媒體焦作日報刊發系列報道《焦作同仁醫院:醫養結合開啟養老新模式》《排隊等號才能入住焦作同仁老年養護院緣何如此火爆》等,報道了焦作同仁醫院的老年醫養結合養護模式,報道稱,老年養護院成立一年之后,最初的50張床位增加到了100張。
當然,醫養方面的規劃,醫院的理想不止于百張床位。
在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官網上,一份2018年發布的焦作同仁醫院及其康復養老項目的融資報告顯示,“焦作同仁醫院及其康復養老項目”項目總占地300畝,其中焦作同仁醫院為醫療區,總規劃床位1800床,計劃投資12億元。
醫院康復養老區規劃床位2000張,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0億元,將依托醫院的優勢醫療資源,設置多種服務形式,采用無障礙化設計,與醫療區無縫對接,將醫療與康復進行完美結合,成為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養老、養生、休養的理想家園。
據了解,為深化京豫戰略合作和對外合作,承接北京健康養老產業轉移,加快推進焦作市康養產業發展,據焦作市發改委官網消息,2018年11月,根據省發展改革委安排,焦作市發改委篩選推薦上報京豫合作項目8個,其中就包括焦作同仁醫院養老中心項目等。
深陷困境,借貸糾紛纏身
遺憾的是,雖然夢想很大,規劃很美好,但現實卻顯得有些骨感。企查查信息顯示,醫院成立8年以來,涉及多起官司,多為民間借款、金融借款糾紛及勞動爭議等。做為擔保人,焦作同仁醫院還承擔了母公司的連帶責任,被執行總金額達到1.97億元,歷史被執行總金額達到2億。
據裁判文書透露,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焦作同仁醫院因業務發展存在資金需求向劉某娟借款1000萬元;借款期限4個月;在分兩次償還了12.5萬元和22.25萬元之后,醫院開始未履行償還義務。法院判決焦作同仁醫院償還劉某娟借款本金人民幣808萬元及利息。
而另一起與農業銀行的借款糾紛涉及金額則堪稱巨大。裁判文書顯示,2011年10月19日、2013年5月8日農業銀行與同仁醫療實業公司簽訂兩份《固定資產借款合同》,借款期限分別為12年和11年,借款金額分別為1.4億元、6000萬元;相關貸款手續辦妥后,農業銀行依照約定發放了貸款。
2015年1月16日,同仁實業公司、焦作同仁醫院與農業銀行簽訂了《共同還款協議》,約定焦作同仁醫院確認農業銀行與同仁實業公司簽訂的兩筆借款合同真實有效,并同意與同仁實業公司共同承擔兩筆借款合同項下約定的全部貸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但2015年3月份開始,同仁實業公司多次未按時歸還拖欠農業銀行貸款利息,經過農業銀行調查,同仁實業公司投資建立的焦作同仁醫院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其欠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已經逾期未還。
同時,農行還披露,早在2013年4月,同仁實業公司未經農業銀行同意,將貸款建成的醫院項目資產作價2.3億元,出售給同仁醫院公司。2015年以來同仁實業公司又未經農業銀行同意,將部分設備所有權轉讓給融資租賃公司、融資1778萬元,嚴重侵害了農業銀行的合法權益。
對于該起訴訟,一審法院判決,同仁實業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償還所欠農業銀行貸款本金1.97億元及利息1145萬元,焦作同仁醫院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等,二審也維持了原判決。
民營醫院發展要謹慎負債
據了解,近年來,因負債經營擴張而面臨財務困境的民營醫院并不罕見,今年8月,《看醫界》就曾報道過開業12年、拖欠職工社保近9年的江西中寰醫院,最終因持續虧損要被“打包”拍賣的案例。
據了解,江西中寰醫院系由江西一家民營企業于2002年投資7億元所建,2009年開始營業,是一家按國內“三甲”標準及現代化醫院要求建設、床位規模達1500張的三級大型綜合性民營醫院。但在開業前就是負債經營,后來更是頻頻陷入債務糾紛,走向了被賣的境地。
與江西中寰醫院類似,由于醫院建設周期長、建設超預算,云南的鳳慶順寧醫院一開業就陷入了負債經營的窘境,再加上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特色、股權復雜、運營資金不到位等因素,正式投入運營僅兩年后,就因不能償還到期的3000萬元項目貸款,銀行提出破產重整申請。據悉,截止2021年2月,經管理人初步確認,鳳慶順寧醫院負債金額約為1.97億元。
對于這樣的現象,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原副局長徐毓才曾向《看醫界》表示,社會辦醫要謹慎負債。“醫療的本質就具有公益性,醫院辦得好,不管誰投資,都天然具有社會福利性和公益性,更不可能是掙錢的行業,因此過度負債,必然嚴重干擾醫院的正常運營,因此,自當謹慎負債。”
徐毓才認為,當前,民營醫院要更加注重內涵,謹慎擴規模。“在醫療市場比較浮躁的時期,公立醫院在擴張,打擊騙保也轟轟烈烈,各項政策處于搖擺尚未定型,作為民營醫院不宜擴張規模,也不宜注入太多資本,有多大腳穿多大鞋,要更加注重內涵建設,強身健體,以靜制動,挺過困難期。”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