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11-01 瀏覽次數:196
目前德國是唯一的以醫保為主的國家中對數字療法進行醫保報銷的。數字療法APP在德國首先要通過德國聯邦藥品及醫療器械管理局——BfArM (Bundesinstitut für Arzneimittel undMedizinprodukte)的批準才可上市,上市之后12個月才可以申請納入醫保。
相比于美國,德國的數字療法納入醫保是極為寬松的。根據《數字供給法案》(DigitalSupply Act,DVG),醫??蓪底织煼{入報銷,但并不會審核數字療法的有效性,這給數字療法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利好。而美國醫保和商保都在要有明確的有效性證據才可能納入報銷,并不是FDA批準就直接納入。
BfArM從2020年9月開始批準第一款DiGA(數字療法APP)進入醫保,截至2021年9月,共有20款左右產品被納入醫保報銷,其中主要以心理和藥物酒精成癮治療為主,間或有耳鳴或癌癥治療產品。從德國數字療法市場來看,其產品推出時間與美國類似,大都在2017年左右就開始上架,但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其發展仍較為緩慢。從使用量來看,即使納入醫保之后,德國的數字療法產品并未出現爆發式增長。
以治療耳鳴的產品Kalmeda為例,在獲得醫保報銷之后,其在2020年四季度的下載量為2900次,而2020年前三季度為2500次。而治療焦慮癥的產品Invirto在進入醫保后的每月下載量從200次上升到400次左右。從表面上來看,雖然下載量獲得了2-4倍的增長,但考慮到下載量與實際支付仍存在著一定的轉化率,實際付費用戶并沒有那么多。而且,德國的數字療法產品定價遠低于美國,Kalmeda一個療程3個月的價格為29.97歐元,即使月均處方量上升到1萬次,年收入也才360萬歐元不到。而Invirto的全年價格為428.4歐元,大概只有美國同類產品的1/6-1/8,而且下載量明顯要低于低價的Kalmeda。以上都是自費價格,進入醫保的價格可能會降低,實際收入會進一步降低。
來自醫保的數據也證明了實際數字醫療的處方量很少。疾病基金vdek表示,截至2021年1月底只有幾百個處方開具出來,而TK則以在數字醫療領域報銷較為激進知名,其在2021年上半年也只報銷了1000張數字醫療處方。所有德國數字療法公司都對自己公司的銷售量秘而不宣,市場也無法得知數字療法在德國的真實發展情況。正如數字健康患者(P4D) 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Mina Luetkens所說:“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數字療法的國家,全世界都在關注德國。國家、投資者和廠商已經投入了很多,要承認沒有立竿見影的成功是很困難的。”
德國的問題說明了數字療法的兩個難點:任何一家公司依靠單款產品都很難上量,醫保為主的支付方不可能像企業和商保那樣給數字療法帶來快速規?;?。
首先,從美國市場來看,依靠處方來推動數字療法沒有成功先例,Pear在四年內三款產品相加才共開具了2萬張處方。德國也是如此,由于每個疾病種類都非常有限,要進入醫保又不能像商保那樣要高價,單個產品的收入規模是非常有限的,遑論現在單個產品的銷售都很困難。
其次,醫保雖然覆蓋全民,但個人處方行為是取決于醫生,醫生的行為則是根據數字療法對治療的價值來確定的,這就需要數字療法公司都配備類似Welldoc那樣的地推團隊。但地推動成本非常高昂,如果產品本身的價格又不高,用戶規模有限,這樣的投入不僅帶來虧損,也無法帶來增長。
根據德國數字協會 Bitkom 和醫學協會 Hartmannbund 在 2020 年 11 月進行的一項調研表明,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德國醫生愿意為數字療法開出處方。即使部分醫生對數字醫療感興趣,但考慮到數字療法的低性價比,他們認為與其一個季度投入300-400歐元在數字療法,不如讓病人去康復中心,可以獲得遠勝于數字療法的療效。
因此,從德國數字療法市場來看,以單一癥狀為核心的處方類數字療法沒有真正規?;目赡苄?,甚至連藥企那樣爆款的可能性都不存在。這是因為企業雖然可以同時押注多款產品,但由于產品線不同,其對于地推團隊的擴充就會急劇膨脹。但醫保對數字療法產品的報銷費用不高,如果用戶使用規模沒有出現上升,營收規模的上升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數字療法的挑戰不僅是支付方是否覆蓋,從德國的市場實踐來看,即使數字療法能被醫保覆蓋也無法推動其自身的規?;?,更談不上商業化的可能性。而且,德國醫保的廣覆蓋能力相適應的是其強籌資能力,其醫?;I資是個人工資的15%(企業和個人各7.5%),中國醫保的籌資無法達到這一水準,自然也就很難做到廣覆蓋,對數字療法的納入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也無法推動數字療法在中國的商業化。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