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10-18 瀏覽次數:194
我們的DNA序列中接近一半都是轉錄子,它們不是真正的基因,而是基因之間的非編碼物質。其中,反轉錄轉座子(retrotransposons,RTEs)可以通過RNA逆轉錄自我復制,并在基因組中移動,出現在其他基因位點上,因此也被稱為“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它們通常被認為對人體沒有益處,甚至由于跳躍的不穩定性,可能導致有害的基因突變和疾病,比如血友病和癌癥。
不過最近,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研究人員發現,盲鼴鼠(BMRs)卻能夠利用這些“垃圾DNA片段”,來保護自身免受癌癥的侵害。科學家指出,其背后機制也將對人類的癌癥治療策略有所啟示。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旗下的同行評議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
盲鼴鼠是一種小型地下嚙齒動物,它們的壽命可以長達20年,大約是大小相似小鼠的10倍。它們之所以如此長壽,一部分原因是其對癌癥的天然抵抗力。之前的研究證明,盲鼴鼠通過一種被稱為“協同細胞凋亡(concerted cell death,CCD)”的機制,增加炎性細胞因子干擾素β(IFN-β)的產生,觸發快速增殖的癌前細胞(precancerous cells)凋亡,從而達到抗癌效果。
▲全轉錄組RNA測序(RNA-seq)顯示,編碼IFN-β的IFNB1基因mRNA水平在小鼠觸發CCD前急劇上升(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問題來了,盲鼴鼠是如何觸發CCD的呢?
原來,反轉錄轉座子通常會被DNA甲基化沉默,以防止它們在基因組周圍跳躍引起突變。DNA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修飾,可抑制基因活性。然而,盲鼴鼠體內天然含有較低水平的DNA甲基轉移酶(DNMT1),導致DNA甲基化沉默機制失效,引起反轉錄轉座子“復蘇”,從而觸發CCD機制,而產生預防癌癥進展的作用。
▲盲鼴鼠細胞中天然含有較低水平的DNMT1(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具體而言,當研究小組將正常分裂的盲鼴鼠細胞,與特意培養的反轉錄轉座子復制更快的細胞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培養的細胞能迅速觸發CCD,且反轉錄轉座子RNA和IFN-β水平在迅速凋亡的細胞中含量很高,而DNA甲基轉移酶的水平比對照細胞更低。此外,如果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組織阻止反轉錄轉座子復制,就能抑制CCD,使小鼠更易形成腫瘤。
那這種機制對人類細胞是否適用呢?
在人類癌細胞中進行的實驗顯示,通過人工敲除DNMT1基因可以抑制細胞增殖。換句話說,即使人類沒有進化出與盲鼴鼠相同的癌癥抵抗機制,我們自身的細胞也有可能通過經過設計的外部調節,來觸發類似免疫機制,達到抗癌目的。
▲DNMT1基因的敲除抑制了人類癌細胞增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注:原文有刪減
參考資料:
[1] Zhao, Y., et, al. (2021). Transposon-trigger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confers cancer resistance to the blind mole rat. Nature Immunology, 22(10), 1219–1230.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1-01027-8
[2] Blind Mole Rats Use Junk DNA to Combat Cancer.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21, from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blind-mole-rats-use-junk-dna-to-combat-cancer-69262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