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09-27 瀏覽次數:522
據港交所9月24日披露,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擬港股上市。
上市完成后,微創醫療機器人將成為繼心通醫療、心脈醫療之后,微創醫療旗下第三家分拆上市的公司。
3款產品均納入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1款產品已上市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創立于2015年,專注于手術機器人的設計、開發及商業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該公司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覆蓋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長的手術專科(即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及經皮穿刺手術)產品組合的公司。
其三大細分領域的三款旗艦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蜻蜓眼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及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圖邁及鴻鵠處于注冊批準階段,而蜻蜓眼已于今年6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除旗艦產品外,公司亦有六款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在研產品。
微創醫療機器人產品組合(來源:公司上市申請材料)
核心產品之一圖邁是微創醫療機器人自主研發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由患者手術平臺、圖像臺車、醫生控制臺三部分組成,用于輔助完成腔鏡外科手術,特別是對于開放術式或常規腹腔鏡術式具有挑戰的復雜手術,具有明顯的優勢,包括適用于復雜手術的四個機械臂、低損傷性,高度靈活自如的機械臂,震顫濾除,沉浸式三維高清視野,通過自然手眼協調減少外科醫生的疲憊感等。
圖邁已成功用于完成一系列前列腺癌根治術(切除整個前列腺)及腎切除術(切除腎臟)。在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及平行對照試驗中的臨床結果顯示,通過與達芬奇 Si手術系統(da Vinci Si)(達芬奇Si及較新型號的達芬奇Xi手術系統為截至目前唯一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的比較評估,圖邁用于泌尿外科手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劣于達芬奇Si ,并且幾乎所有次要有效性終點均無統計學顯著差異。
應用拓展方面,除目前正在開發的泌尿外科手術的應用外,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還將尋求將其應用擴展至婦科、胸科及普外科手術。
第二款已上市的核心產品蜻蜓眼(「Dragonfly Vision(蜻蜓視覺)」的縮寫)是為檢查腹部、胸腔及骨盆區等器官而設計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其通過細微切口插入腹壁,并在探查時沿途收集影像。蜻蜓眼包括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及圖像處理器。利用蜻蜓眼強大的影像采集、處理及傳輸技術,外科醫生可觀看高分辨率、具自然視覺景深的實時器官影像。與傳統二維腹腔鏡相比,其通過雙路圖像采集的方式,為術者提供手術視野的三維立體感和手術操作的縱深感,為術者在腹腔鏡下完成快速精細定向操作,如手工縫合、吻合及功能重建、持針器械的換手、打結等提供非常重要的幫助,進一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2019年10月,使用蜻蜓眼進行的首個膽囊切除術(移除膽囊)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成功完成,成為首個使用中國企業研發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完成的手術。
2021年6月,蜻蜓眼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頒發的上市注冊證,該產品于2019年獲批進入NMPA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也是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產業化的第一張產品注冊證。
第三款核心產品鴻鵠是專為關節置換手術而設計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現階段主要研發其應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TKA)中,該類手術用于去除膝關節表面的受損軟骨及骨骼, 并以人工植入物取代。同時,也將其應用于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鴻鵠為目前唯一一款由中國企業自主開發,配備自主開發機械臂的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融資30 億,尚處虧損狀態
財務方面,微創醫療機器人目前尚無盈利。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分別錄得虧損凈額6980.1萬元、約2.093億元、約4896萬元及2.426億元,主要是由于研發投入和行政開支。
研發投入方面,公司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050萬元大幅增加至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601億元。研發成本分別占經營開支總額(即研發成本、行政開支及銷售及營銷開支)的85.3%、82.1%、81.8%及 70.5%。
微創醫療機器人方面稱,研發投入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圖邁及鴻鵠的注冊臨床試驗取得進展及其他在研產品的開發,導致研發雇員數目增加及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增加。
此前(2020年9月),微創醫療機器人完成總額30億元融資,包括對后者15億元的直接增資以及微創15億元股權轉讓 款,引入包括高瓴資本、CPE、貝霖資本、遠翼投資、易方達資本在內的多家戰略投資者。
此次公開募股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上述三款核心產品的臨床試驗及商業化落地,提升手術機器人在中國滲透率的同時也將繼續擴大產品組合以建立多專科手術機器人平臺,并實施產品的全球化戰略。
2020年國內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達27億元
近年來,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其由2015年的3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8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6%。預期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繼續快速增長,并可能于2026年達到336億美元,自2020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6.2%。
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的歷史及預測增長
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增長潛力巨大。2020年,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的市場規模為425.3百萬美元(約27億人民幣)。預期手術機器人市場將以44.3%的復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于2026年達到3,840.2百萬美元。
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的歷史及預測增長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