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09-26 瀏覽次數:395
作者:章成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加上小紅書、抖音等線上平臺引起的網紅經濟、顏值經濟潮流,人們對醫美行業的了解更加廣泛深入,對醫美產品的支付能力也隨之提高。
總體來看,醫美越來越“平民化”,我國醫美行業進入高景氣時代。
01 醫療美容簡介
醫美,即醫療美容,是指利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以及身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再塑。
醫美一般分為手術類醫美(重整形)和非手術類醫美(輕醫美)兩大類。手術類醫美主要是面部以及身體各部位整形;非手術類醫美包括注射藥品、激光嫩膚、及無創年輕化、其他(線雕、果酸煥膚等)。其中輕醫美由于創傷小、恢復期短、風險較小的特點,近年來保持較高的增速,成為醫美項目的主流。
02 醫美產業發展現狀
醫美產業鏈中上游主要為藥品、器械原材料及產品的供應商,上游產品上市需經國家藥監局審批,審批周期長、要求高,導致中上游行業技術壁壘較高,盈利能力強,藥品和器械市場主要掌握在國內外醫美行業龍頭手中。醫美產業鏈下游主要為提供直接服務的醫療機構,市場較分散,競爭激烈且獲客成本高,利潤率較低。
圖1:醫美產業鏈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醫美行業興起較早,最早始于二戰期間戰后正畸修復需求,經過長期發展,已達到成熟階段,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中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經過萌芽探索階段,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21年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19年韓國醫美項目滲透率達到20.5%,居于世界首位,我國醫美滲透率為3.6%。根據現有規模及增速測算,到2023年我國醫美療程量滲透率將達到4.5%,總體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
圖2:國內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億元)及增速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醫美產業中上游以肉毒素和玻尿酸為代表的藥品耗材占據核心市場。
肉毒素廣泛用于面部除皺,預計2025年將達到32.59億元的市場規模。由于具有神經毒性,肉毒素于2008年被國家藥監局列入毒性藥品監管,審批周期長、監管嚴格,但隨著市場接受度的提高,肉毒素的市場規模保持在每年約20%的增速。目前國內市場主要由蘭州所和艾爾健生產的A型肉毒毒素二分天下,英國Ipsen和韓國Hugel的肉毒素已獲批上市,另有多款產品在審批當中,未來市場競爭格局將會改變。
表1:國內獲批上市肉毒毒素產品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玻尿酸在醫美中用途較多,根據分子量及交聯程度不同可分別做皮膚美容、塑形、抗衰等項目。據統計,2019年我國玻尿酸市場規模達到47.6億元,上市廠家達10余家,進口的LG、艾爾健、Humedix、瑞典Q-med,以及國內的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基本掌握了90%以上玻尿酸市場。
全球玻尿酸原料藥市場主要由中國廠商占據,其中華熙生物占據全球39.6%的份額,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原料藥的銷售也成為華熙生物營收的重要來源之一,另有焦點生物、阜豐生物等在玻尿酸原料藥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愛美客則是國內玻尿酸注射劑的龍頭企業,目前共有5款獲批上市的玻尿酸產品,毛利率均在90%以上,其中“嗨體”是唯一一款治療頸紋的玻尿酸產品,短期內將無競品上市,產品的差異化使其保持較高市場增速。
圖3:國內玻尿酸市場競爭格局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光電類皮膚治療是增速最快的醫美子行業,且未來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光電治療是將激光或射頻等光作用于不同的皮膚深度以達到去除色素、緊致皮膚等效果。光電治療設備主要分為激光治療設備、射頻治療設備以及脈沖光治療設備,目前國內市場主要以進口美、韓、以色列、德國儀器為主,國內相關儀器研發起步較晚,以武漢奇致為代表,主要以生產激光儀器為主,但發展勢頭良好,有逐漸替代部分進口產品趨勢。
表2:國內醫美光電設備主要廠商及代表產品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以醫美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共20家,得益于醫美行業中上游較強的議價能力和高利潤率,國內A股上市醫公司集中在中上游,目前部分藥企均已在醫美中上游開始布局。
然而,統計顯示,我國合法開展醫美項目的醫療機構僅占整個行業的12%,中上游市場充斥大量水貨、假貨藥品及器械,終端醫療機構及醫師資質不完善,醫美維權事件不斷發生。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成立美容整形協會,以加大行業監管力度。
圖4:我國醫美行業政策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03 總結
目前醫美中上游產品種類較少,可通過積極引進國外優勢產品,提升企業自身創造力,打造“仿創結合”形成良好的醫美產品生產模式,替代進口產品。在中上游,國內醫美龍頭企業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藥等通過全面布局并積極研發差異化產品,并購或代理進口產品等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程度,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隨著“輕醫美”在醫美項目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可提供此類項目的美容皮膚診所相對專業性門檻較低,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而對于開展整形項目的機構,具有整形資質并具有良好口碑的醫生資源則成為競爭的關鍵。
隨著相關信息的普及渠道增多,以及國人對醫美產品接受度的逐漸提高,國內醫美整體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然而,在醫美市場擴大的同時,醫美事故頻發,對行業規范提出更高要求,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落實,醫美行業將進入合規化發展的快車道。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