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09-08 瀏覽次數:1235
近日,一則“住院4天花費55萬元”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引發人們對于醫院亂收費的質疑。從后續進展來看,這是一起由罕見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癥(SMA)所引起的誤會,治療藥物藥價本就高昂,并且尚未被納入醫保,醫院在治療前已告知了患者家屬“天價”治療費用。
盡管這是一起“烏龍事件”,但是卻折射了罕見病治療之痛。究竟應該如何打破逢“罕”必貴的現狀,讓“救命藥”走下天價“神壇”,成為更多人用得起的產品?
全球最貴的藥大多為罕見病藥物
SMA是一種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新生兒發病率大約為1/6000-1/10000。這類疾病被認為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患者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萎縮無力,身體逐漸喪失各種運動功能,甚至是呼吸和吞咽。
根據《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報告白皮書》,目前中國SMA患者數約3萬人。80%的SMA患者都是嬰幼兒。與此同時,按照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約1500萬來推算,國內每年新增SMA患者約1500-2500例。在沒有特效藥問世之前,患兒往往只能在全身肌肉逐漸萎縮的過程中痛苦地離世,他們的統計壽命是10—20歲。
諾西那生鈉是Biogen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個SMA精準靶向治療藥物,于2016年12月23日首次在美國獲批,2019年在中國上市。患者在第一年內需要注射6支,之后每4個月注射一支。
諾西那生鈉在美國的售價為12.5萬美元一劑,約合人民幣87萬元,而在2019年引入中國之時,售價為70萬一針,從這一點來看,55萬元已是這款藥物“降過價”的結果。
為什么罕見病藥物這么貴?
根據美國藥品價格跟蹤網站GoodRx公布的數據,當前全球最貴的10種藥物中,大多數是罕見病治療藥物。其中最“親民”的Soliris,年度治療費用也超過了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87萬元。
在罕見病領域,為何年度治療費用突破百萬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據統計,2011年-2020年十年間,罕見病(不含腫瘤適應癥)藥物從1期臨床到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的平均成功率為17.0%,是整體藥物研發成功率7.9%數據的兩倍。從成功率來看,罕見病藥物研發成功率明顯要高于普通藥物研發。
另外,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到2030年,全球罕見病藥物市場規模將從1351億美元增至383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99%;中國市場則有望從13億美元增至25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4.82%。市場體量正在不斷增長。
然而,問題在于制藥企業研發需要保持投入與收益的平衡。一款創新藥問世的過程艱辛而漫長,往往需要企業投入數億美元的成本以及將近10年的研發時間。
罕見病患者僅占總人口的0.65‰—1‰,盡管患者體量不算小,但是疾病種類繁多,比如歐美國家目前發現有7000多種疾病目錄,因此每一款藥物的目標群體相對來說非常稀少。平均下來,藥企要想不虧損,便只有提高藥價這一條路。
罕見病藥物進入醫保可行嗎?
就罕見病而言,在適宜的范圍內將相應的產品納入醫保是讓更多患者受益的重要舉措,畢竟相關治療費用動輒數百萬,普通患者往往難以承受。問題在于,在某種程度上,醫保資金的使用需要衡量能否讓更多人獲益。
根據《2020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截至2020年底,全口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61億人,全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支出20949.26億元,相當于人均1539元。
SMA治療藥物昂貴,如果將這類藥物納入醫保,便相當于每一個患者要花掉千人左右的看病錢。事實上,一直以來便不乏將SMA治療藥物納入醫保的聲音,而國家醫保局也依據患者需求推出了相應的舉措。
目前,我國已將若干罕見病藥物列入《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醫療保險囊括40種罕見病藥物,盡管其中大多數屬孤兒病適應癥再利用普通藥物,并收錄共16種罕見病特定用藥,占目錄的40%。另外,我國也對21種孤兒藥和4種原料藥提供定價優惠,其中進口程序中抗癌藥的增值稅將降至3%,而國內增值稅亦按3%征收。
多舉措助力罕見病藥物研發
除了藥價高昂以外,對于罕見病患者而言,面臨的困境還有無藥可用的無奈。從治療角度而言,如果能夠有更多藥物進入市場,在競爭格局下或許罕見病治療上會有新的變化。
根據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當前共有治療74種罕見病的162種治療藥品在全球上市,其中僅有針對53種罕見病的83款藥物進入中國。然而,國內明確以罕見病適應癥注冊的藥品僅有55款,涉及31種罕見病。對于廣大罕見病患者而言,現有治療藥物顯然不夠。
針對罕見病藥物研發,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向罕見病藥物傾斜。
2016年,《關于解決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指出,罕見病藥品注冊申請可優先審評審批。2017年,《關于鼓勵藥品創新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同樣指出,罕見病可以在申報臨床試驗時提出減少或免做臨床試驗的申請。而在2019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中,再次強調了對罕見病新藥予以優先審評審批。
根據《2018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18年,藥審中心共將313件注冊申請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其中兒童用藥和罕見病用藥63件。
多款候選產品已步入2期臨床階段
在SMA治療領域,當前全球僅有三款藥物獲批上市,除Biogen的諾西那生鈉之外,另外兩款藥物分別為諾華的Zolgensma和羅氏的Evrysdi。
其中,Zolgensma于2019年5月獲FDA批準,定價212.5萬美元,患者僅需注射一劑便可完成治療,2020年,這款產品為諾華帶來了9.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Evrysdi于2020年8月獲批,是FDA批準治療SMA的首款口服療法,定價為每年最高34萬美元。2021年6月,這款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患者在第一年要注射5-6針,此后需每年3針的維持治療。
除已上市產品外,SMA領域還有數款在研藥物,諾華研制的branaplam(LMI070)、Scholar Rock研發的SRK-015以及Cytokinetics與安斯泰來共同研發的Reldesemtiv等候選產品均已進入2期臨床階段。
在我國,本土制藥企業對于罕見病治療藥物的研發仍處于探索階段。以北海康成、應諾醫藥、曙方醫藥、北京科信必成等組成的罕見病藥品研發型企業矩陣已初具規模。未來,隨著罕見病研發不斷向前推進,相信包括SMA在內的罕見病患者將迎來新的治療選擇和體驗。
參考資料:
[1]https://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3_2_87035.html
[2]https://xw.qq.com/amphtml/20210906A066CS00
[3]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316/content-1199762.html
[4]https://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3_2_96705.html
[5]https://www.sohu.com/a/106147957_456073
[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431744378338241&wfr=spider&for=pc
[7]https://www.biodiscover.com/industry/738827.html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