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3-04 瀏覽次數:207
依據現代人力資源理念,只要是能用得上的都是人才,所以,現在很多地方致力于將兩個市場進行資源整合。比如,揚州市已經從政府管理機構的設置上進行了改革,將原勞動局和人事局合署辦公。同時,一些企業也在尋求自我轉變。在今年春節期間揚州舉行的新興產業專場招聘會上,一些光電企業紛紛用“員工晉升路線圖”吸引求職者。在這些企業,可以從一線員工干起,有機會升到工段長、車間主管甚至副總這樣的高級管理崗位。這些企業的應聘者表示,企業為員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讓人感到企業很正規,對應聘者很重視,對今后的職業發展心里有了數,也就敢“出售”自己了。
正逢節后用人單位大呼“招工難”之時,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也進入了最關鍵時刻。記者采訪中發現,空閑崗位和富余人才兩個看來可以互補的因素,現實中卻難起“化學反應”,想讓大學生做工人,似乎有些難。
李墨華是揚州大學工科專業的一名本科應屆畢業生,他從媒體上得知,今年廣東、江浙等地用工形勢非常緊張,一開始感到十分慶幸,以為找到好工作的幾率很大。誰知跑了省內外幾場招聘會,卻發現現實并非如此,“企業急于招收的大多是一線操作工,至于我想應聘的管理、技術崗位要的人似乎還是個把個,而且競爭激烈,一個崗位都有至少10個人在爭。”
有意思的是,揚州一家數控制刷設備公司的招聘代表吳子中同樣被現實“撞了腰”。他告訴記者,2月26日他參加了一場在揚高校畢業生招聘會,招聘會的火爆程度讓他欣喜,足有四五千名大學生進場,但結果讓他不滿意。“報名火爆的崗位集中在銷售助理、機械設計這樣的辦公室崗位,而加工中心操作工、鉗工這些一線崗位卻應聘者寥寥。”吳子中說,“今年公司工程操作人員比較缺,所以待遇也放得高,比如鉗工最高工資放到了3000元以上,比銷售助理這類辦公室崗位要高出20%左右。但很奇怪,我們介紹崗位時,一聽是進車間,多數大學生掉頭就走。”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現在的勞動力緊張和年輕人受教育年限變長存在一定關系。受教育時間長了,服務于社會的時間就變短,同時,受了高等教育后他們在意識中會覺得自己有更高一級的技能,不愿再去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揚州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何秋林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我國勞動力和人才就業市場互相割裂,以“學歷”作為劃分人力資源用途的標準,客觀上也助推了這一錯誤觀念的流行。
“去辦公室好”還是“去車間工作好”?記者在揚州高校就此做了一次隨機調查。受調查者中,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好的畢業生超過總數的80%,理由幾乎都是今年不少地方出現了“用工荒”。希望“去辦公室”的人占到總數的80%,只有20%愿意“去車間一線”。值得注意的是,認為進辦公室工作要比進車間“符合身份”的人數超過一半,而認為去辦公室要比進車間更有職業前景的則超過了90%。
“后兩個數據說明,大學生就業時更重視職業發展空間有多大,以及給自己帶來的身份認同感,這甚至超過了待遇。”揚州大學物理學院團委書記鄒明偉分析道,大學畢業生到一線當工人在發達國家是很正常的事,且大學畢業生是一線工人的主要來源,這既與國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狀況有關,也和產業本身的發展水平有關。“目前就江蘇省來說,適齡青年中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經超過50%,高等教育可以說已經普及,但產業發展本身卻仍停滯在工業化中期,表現在一線工人在產業循環中仍屬于單位創造價值最低的群體,所以他們在晉升機會、待遇、身份地位上都不如其他崗位。因此,要讓大學畢業生更多走向基層一線,除了要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最關鍵的還是企業要加快轉型,轉變用人觀念。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