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2-24 瀏覽次數:359
實習期“煉”出一個社會人
“第一個月做字幕,第二個月整理采訪錄音,半年后進入后期操作臺,入職前能夠獨立呈報新聞選題……”、“第一個月端茶送水、第二個月為同事送盒飯、半年后開始夜班寄宿單位的生活,入職前完全適應‘朝五晚九’的工作節奏……”,這是一個應屆畢業生成為“社會人”的實習經歷。
小賀,媒體專業研究生畢業,2010年9月進入一家知名廣電媒體機構工作,自研一暑假開始在這家媒體擔任實習生。在學校里,小賀的每學期的學分成績接近3.8,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但是他的實踐經歷并不豐富。剛進實習單位的時候,他甚至連腳本上的導語都不知道如何去寫,對廣電編輯系統的操作也不盡熟練,實習老師告訴他:“別看你的學歷高,在我們這里,每一項技能都必須從實踐訓練中來。我們這里一些老員工,別看不是科班出身,卻個個身手不凡?!?
小賀將實習目標定為熟悉工作流程、融入工作團隊和積累行業經驗,他發現“書本指南”和工作能力并不能直接轉換,于是,他努力嘗試讓自己“職業”起來——照著單位考評中的最優新聞來寫腳本,嘗試多跟周圍的同事“談談家常,訴訴辛苦”。就連上班的衣著、用具也都精心購置,入職前已經儼然一副“職業臉孔”。
“實習是工作的預科,在專業性很強的行業里,職業能力必須靠日常鍛煉攢起來,躺在書本上是煉不出‘社會人’的。”小賀坦言。實習生 吳迪
“為啥要本科生,不要研究生”、“我還是本地人呢”、“筆試考了第一都被‘鄙視’了”。在一家大型國企錄取通知發放的當日,某知名網絡論壇的招聘版上立刻“炸開了鍋”,而學校并不顯赫的本科畢業生小劉,卻“喜滋滋”地拿到了這家企業的“Offer”,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
小劉的“求職寶典”并不神秘,是在這家國企的實習經歷幫助他成功突圍。一項調查顯示,78%的應屆生成功求職之前有實習經歷,參與專業實習的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率相對較高。有實習經歷的未簽約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相對較小。
據小劉所在單位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高先生透露,目前每個單位基本都有自己的用人“顯規則”——優先考慮在本單位實習過的“熟臉”,甚至不少部門在單位的正式招聘考試之前就已經初步確定了錄用人選。在筆試、面試等一系列考核程序不出大錯的情況下,實習經歷就會成為單位錄用的“權重加分”。
教育咨詢顧問李彬建議,求職者應當盡早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求職路線圖,有針對性地選擇實習單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實習并不可取。
然而,獲得一個心儀的實習單位也絕非易事。不少求職者表示,許多知名企業的實習機會也需要通過層層考核,能進去實習的都是“牛人”。
對于這種情況,不少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實習是求職者實現與崗位之間“無縫對接”、“精準契合”的必要條件,實習不僅僅是職業能力的培養期,更重要的是求職者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一個過程。因此,如果不能進入心儀的實習單位實習,也應該積極聯系與專業相關的機構,多參與社會實踐,以使自己的職業開端不必處于相對較低的起點上。
筆者在多個知名招聘網站上發現,幾乎所有的招聘單位都要求求職者在個人簡歷中填寫詳細的實習和工作經歷。
春節剛過,應屆畢業生小黃便匆匆回京,由于尚未“搞定”工作簽約,小黃每日對著電腦,積極捕捉各種求職信息。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告訴他,2010-2011年度的招聘黃金期提前,今年3月份進入校園的招聘單位較往年將減少。
某政法高校的學生輔導員告訴筆者,目前招聘期提前是一個趨勢,不少低年級同學已經開始具備求職的“超前意識”,除了完成學校安排的實習計劃之外,每個假期都給自己加碼,參與額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習經歷匱乏的同學在求職浪潮中會處于相對劣勢,提醒同學們在完成好課業的同時,也一定要讓自己的社會實踐經歷“給力”起來。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