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7-05 瀏覽次數:176
在以前從事招聘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不少技術人員,特別執著于技術,在職場中往往以自己的”喜歡”為導向來進行工作的更替,但是有時自己喜歡的不一定是自己適合的,其實職業規劃的第一原則是妥協。
有這樣一個案例,我印象很深刻。這個候選人是06年下半年投遞簡歷到我們公司。他的背景還是非常不錯。2002年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后年到航天集團下面一個研究所從事光電技術研究工作。第一次面試,他談到畢業后為了穩定就去了這個國企的研究所,進去后就作些小的編程。自己一直以來很喜歡編程,雖然在大學專業不是計算機,但是也上了不少的課程.不過在單位的幾年也沒有多少長進。而他那些同年畢業的同學現在在一些企業已經做得相當不錯,這讓他很受觸動,所以想換環境.他期望的工作是做開發或者測試.
當時有好幾個外包的職位要人,都是軟件開發工程師的職位。我們就把他的簡歷投遞給項目組,他都獲得了面試的機會.但是面試都沒通過,客戶給的反饋是項目經驗少,開發技術水平一般。于是我們也就把他的簡歷放到一邊,不再報很大的期望.過了幾天我接到一個電話,是他打來的。他在電話里面說對我們公司的印象很好,希望能加入其中,有其他的機會請再幫忙留意,不管是開發測試都可以的。
看到他這么誠懇和對公司的認同,我也很感動,立刻把他的簡歷從一大堆要歸檔的簡歷中找出來。我知道他個人綜合素質很不錯,潛力也很大,有好的項目組還是可以帶帶他。可是我手頭確實沒有適合他的職位。為了幫助他,我就挨個給其他招聘組的招聘顧問遞簡歷,看有沒有合適的。不過最終都沒有收獲。當我很抱歉的說暫時沒有機會時,他很是失望,但是表示感謝。
幾天后我們就接到一個外企需要招白盒測試工程師的職位。百盒測試是需要有些開發經驗的,會編程。開發工程師很少轉做測試,一般的黑盒測試人員又不符合白盒測試的職位。我忽然想起他來,雖然他沒做過測試,但是有開發經驗,測試會很快學會。而且他的英文底子也不錯。這個外企是航空類的,和他之前的公司也算同一行業。于是我找到他,他非常高興。簡歷發給客戶,很快獲得面試的機會。那天面試了4個人,客戶方對他的反饋最好,告訴我們準備錄用他,以后放在項目組中可以作為team leader培養。當時合適的外包人員最后可能轉為正式員工。當我們把通過的結果告訴他時,他非常開心,表示強烈的加入意愿。他在上一家企業的工資3000多,期望4500,而我們結合他的能力和職位定的薪資是6500,他也欣然接受。
但是兩天后,當我電話讓他來簽合同,他忽然說不來了。我自然很困惑,甚至有些氣憤,這么用力的幫助他,怎么出爾反爾。不過會不會是接到更好的offer?在我的一再追問下,他告訴我有家小軟件公司要他去開發,雖然只有4500元工資,但是畢竟還是開發,自己還是偏重做開發。原來如此!考慮到他之前所在的企業是國企,環境相對比較封閉,對外面的行業情況和職場情況也不了解。而我們長期接觸求職人員,了解行業動態和各家公司情況。
我給他做了如下的分析:
一、他過往的開發經驗水平很一般,以現在的起點去做開發(已經工作4年),發展的空間不大,價值也提不上來。
二、如果覺得自己非常適合做開發,可以選擇大型正規公司,從普通的軟件開發工程師做起。大公司在流程和規范性上做的很不錯,利于新人的學習。而小公司在開發的流程性和規范性上很一般,不利于系統的學習。
三、作為測試,他具有明顯的優勢。會開發,底子好,行業對口。測試現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且好的測試工程師薪資也不比開發人員低。如果這條路走好也是非常不錯。
四、他目前的這個選擇只是單純考慮到比起測試更喜歡開發,沒考慮企業環境,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和發展空間。這樣做決定太匆促。如果他以后真的還想做開發,可以通過合適的時間轉型。在職場生存是需要有妥協、耐力和洞察機會的能力。
還有一點我們當時就覺得他在那家小企業可能做不久。有些小的軟件公司拉到一筆活就立馬找幾個人來開發,也不特別在乎技術了。項目做完了,團隊解散了。雖然他說自己比起測試更喜歡開發,但并不代表開發就適合他,喜歡和適合是不一樣的,不過這點就沒方便和他說了。
不過他猶豫來猶豫去還是那家小公司。我們也不再勸說了,以我們的經驗這種比較反復的人后期還是比較麻煩。
很快這個人就淡忘了。到了09年我做了獵頭,他忽然聯系到我,說要換工作,讓幫忙看看機會。我這才想起他。
我讓他把更新的簡歷發過來。我抽了時間和他溝通,他說當年在那個小企業沒干幾個月就走了,里面開發的人就幾個,技術也不行,后來項目就停了(和我們想的情況類似)。不過他的簡歷上是略去了這段經歷,寫著在一家合資的軟件公司做軟件分析師,主要是對美國開發的產品做一些邊緣的測試開發和Bug的修補。我問到為什么想離開,他說離家太遠,每天上班往返要 4個小時。我覺得似乎并不是,他在這家公司已經做了近2年,如果是因為路程遠,應該早就選擇離開了。我再一次分析了他的簡歷,以他目前的情況,特別合適的工作也不是很好找。項目管理經驗弱,開發技術一般,(主要是產品的修補開發),測試也不是很深入,就是說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什么都做一些,但是又都不精。應聘獵頭的職位很難,不過我答應給他看看其他的機會。
過了一周時間,他打電話給我,說有事請要咨詢。他說一家為微軟作外包的公司要送他去微軟面試測試工程師的職位,他問我這個職位怎么樣。
我給他做了如下分析:
一、如果是說在幾年前這還是很不錯的機會,但是現在已經30多歲了,工作了6年,這是人的職場穩定期和上升期。這時再去做外包,對穩定和晉升都不利。而且微軟的外包技術比較邊緣,對個人的技術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二、他現在需要確定自己的真正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否則會不斷的邊緣化。他相當于半路出家到it行業,而且之前的專業也不是計算機,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行業里面要盡快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競爭力會越來越弱,職業前景不容樂觀。
他聽了后表示贊同,說得好好考慮,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職業規劃問題,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現在得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了。
我之所以提這個案例,是這個案例比較典型。很多技術人員在追求自己的職業時就只是想自己的興趣。單不說是否那是自己真正的興趣,就說職業上有個妥協原則。當你不能立即達到你的目職業標時,可以等一下,采用一個迂回的戰術。關鍵是在工作中了解自己,知道適合什么,然后抓住機會去實現目標。
后來我不知道這位朋友的選擇,如果有一天他來找我做職業規劃的話,我會把他后續的情況再告訴大家。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